圖 | 姚凱在實驗室做實驗
近日,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青年教師姚凱的科研成果“新方法使先天失明小鼠復明”,入選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。
2018年8月,“運用干細胞療法讓先天性眼盲的小鼠首次見到光明”的研究成果以姚凱為第一作者,發(fā)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《Nature(自然)》正刊上,引起廣泛關注。
為讓失明者復明,姚凱在干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,歷時5年,開發(fā)出“兩步法”的療法。
姚凱表示,為了在不損傷視網膜的情形下激活米勒式細胞,他將培養(yǎng)的有效、無毒病毒,注射入先天性失明的小鼠眼睛里。經過整整一個多月的反復試驗,在顯微鏡下,出現(xiàn)了激活的米勒細胞。
之后,姚凱從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中挑選出所需的3種轉錄因子,調整病毒的劑量和優(yōu)化時間間隔。干細胞療法的效果逐漸顯現(xiàn),最終出現(xiàn)成片的新生神經細胞。
據小鼠的大腦活動測量顯示:新生神經元成功地整合到視覺通路中,并將光信號傳遞給了大腦視覺皮層,先天性眼盲的小鼠產生了視覺反應。
圖 | 姚凱在指導學生
這種新方法使先天失明的小鼠復明,為治療老年黃斑變性、視網膜色素變性等致盲疾病帶來了新希望。“目前,實驗處于優(yōu)化階段,正在解決如何讓小白鼠由視覺感光到清晰成像的問題。”姚凱表示,新方法用于臨床治療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。
“這項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?!蔽錆h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院長張同存說
文章來源:互聯(lián)網
文章排版:深圳視普泰驗光師培訓學校
Loading...
Loading...